校属各单位:
根据《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 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委 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关于推进高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基础理论建设的意见》(闽委教思〔2017〕51号),经研究,我校拟开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基础理论研究创新团队建设。现将有关申报工作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时间
2017年9月15日至10月15日。
二、申报领域
创新团队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哲学、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民族学、新闻学、人口学、宗教学、心理学等12个领域归口申报。
三、申报条件
1.创新团队应有明确的研究方向,能够围绕国家和我省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战略目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旨归,以推动理论创新、学术繁荣为职责,以增强中国学术话语权为追求,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基础理论建设,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提供福建经验。
2.创新团队带头人应具有高深的学术造诣和创新性学术思想,品德高尚,治学严谨,具有较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合作精神,能科学把握团队研究方向和研究过程,在研究群体中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团队带头人应是我省高校从事科研和教学第一线的全职人员,近五年(2012年9月1日至2017年9月1日)获得省部级以上相关人才计划资助或主持过省部级以上重大科研项目。本科高校校级领导原则上不作为团队带头人申报。团队带头人年龄原则上不超过55周岁。
3.创新团队的学术水平在高校同行中应具有明显优势,研究工作已取得突出成绩,或具有明显的创新潜力。
4.创新团队成员应在8人以上,并具有长期良好合作的基础、相对集中的研究方向、合理的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 具有良好的合作机制、环境条件和工作氛围。参加人员有明确的任务分工,每位成员对所承担的研究任务能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
5.鼓励跨学科、跨高校组建创新团队,鼓励高校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合作组建创新团队。提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风险共担的合作攻关和协同创新。
四、相关要求
1.省级遴选建设10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基础理论研究创新团队,每个创新团队资助15万元。创新团队建设周期2年。
2.按照《福建省高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基础理论研究创新团队申请书》(见附件)如实填写相关信息,并提供申报表中涉及的获奖证书(复印件)、科研成果以及开展相关工作的图文资料等佐证材料。申请书、佐证材料纸质版需经学校党委核实并加盖学校党委公章。
3.10月10日前,将申报材料(一式7份)报送行政A楼806科研管理室,并将申报材料电子版压缩打包发送到徐才华老师的CRP邮箱,邮件主题署“**系部创新团队材料”。
联系人:徐才华
联系电话:27561335
附件:福建省高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基础理论研究创新团队申请书
研究与发展中心
2017年9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