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思政教学典型案例

发布时间:2024-03-15浏览次数: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名称: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

授课教师:赖晨晨

授课对象:工程造价专业三年级

教学章节:第一章 第一节 建设工程造价基本知识

使用教材:《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学课时:2学时

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整体设计思路

(一)总体设计思路

本节内容是《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伊始,通过介绍造价工程师的素质要求、职业道德、职业资格制度及工程造价的含义,工程造价计价的特征等基本内容让学生深刻理解造价工程师的素质要求和职业道德, 进而对职业产生责任感,从课程的初始阶段就树立其对职业的敬畏感,在不断提高职业水平的同时恪守职业道德。

针对学生的学情现状,本着立德树人、以人为本,以及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不断积累和创新教学方法,同时注重学生思德培养,将课程思政柔性进入课堂,进而使课程思政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通过优化该课程的教学设计,重塑教学内容,融入思政要素,促进学生对“建设工程造价执业资格管理"的掌握,锻炼学生的学术与专业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二)教学案例实施策略

1.教学手段

超星学习通平台:学习通平台(手机/电脑端)课程资源库(电子教材、相关规范、微课和课件等)完成课前自学;学习通平台手机端实时互动(签到、讨论、抢答、作业和测试等)。

利用视频演示和操作规范攻克教学重点;为解决原理抽象难理解的困难,利用与已学知识对比、图片演示等方法化抽象为形象,突破教学难点。借助课程交互教学管理平台实时采集学生信息并分析输出,实现全过程评价,确保教师能够开展个性化辅导,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教学方法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法:线上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课程资源库完成课前预习,课上签到、讨论、抢答、作业、测试;线下对普遍存在的内容进行答疑,重点内容以专题形式进行讲授、补充任务点等。较传统的线下讲授而言,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任务驱动式教学法:课前发布任务点,学生按照任务点完成课前预习;课上补充新的任务点,要求学生按时完成,并进行过程及成果评定,计入平时成绩。此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分组讨论式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讨论小组,对教师布置的任务和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教师进行引导,达到解决问题并完成学习成果的目的。此方法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工作及协同合作的能力。

3.思政建设模式

根据课程特点,创设教学场景,从岗位要求出发,结合学情, 设计了思政建设模式:通过教师讲解、示范操作、现场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师生互动交流以及线上线下教学等教学环节,将理想信念教育(包括爱党、爱国、爱三农)、心理品质教育(包括核心价值观、思辨精神、良善)、道德法制教育(包括孝道、遵纪守法、诚信、社会公德)和努力奋斗教育(吃苦耐劳、奋斗)有机融入教、学、训、做、评全过程,利用热点话题、身边事例、视频图片等载体启发学生自主思考,感悟内涵;使学生通过自己的领悟,在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案例评价引导

突出学生学习的实践性:案例教学的着眼点不仅在于通过案例的分析,获得蕴涵其中的知识或观点,还在于学生的创造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高和发展。更重要的是,在案例教学中,学生得到的知识是内化了的知识或经验,获得的是自己理解了的能驾驭的知识或经验,是具有真实背景的知识。

强调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案例教学强调的是让学生主动地,通过自己的分析或与他人的讨论,从案例中探究出“自己”的知识、观点或解决问题的办法。重视了学生创造性的培养:案例本身表述的客观性、案例表达的多元性,以及案例教学多采用自主分析、讨论、交流等方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展现自己的机会。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识目标

能够说出什么是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能够阐述工程造价的含义;能够区分工程造价不同的计价特征。

2.技能目标

能够结合建设行业的实际情况,选取经典案例进行工程造价伦理分析,研究项目各方对项目工程造价的影响。

(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1.通过学习“造价工程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有责任与担当的青年一代。

2.通过学生角色扮演,得出不同主体的“工程造价的含义”,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专业自信。

3.通过分组讨论交流,得出多项“工程造价计价的特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工作及协同合作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工程造价的含义、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

    教学难点:

    不同建设程序阶段对应的工程估价工作

    五、教学过程


课堂主要教学环节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重点  ※ 难点)

设计意图

导入( Bridge-in)

1.以《理想之城》的小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理想之城》讲述的是造价工程师苏筱从一名普通的员工一路奋进成为大公司主任经济师的故事。

2.超星发布讨论话题:《理想之城》中造价工程师苏筱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示。(截取词云如下)

引起学生对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的好奇心及学习兴趣, 进步说明学习本节内容对未来就业的重要性。

 

通过提问的方式引起学生的思考,抓住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对本节课程提起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

学习目标(Objective)

 

PPT 形式向学生明确呈现本节内容的学习目标。

让学生清楚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前测( Pre-assessment )

提问:

超星平台发布讨论话题:什么是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造价工程师应具备哪些素质?

 

学生积极参与话题讨论,截图词云如下:

 

采用问答的方式考查学生对造价师执业资格制度的了解情况,明确学生的先备知识,以便调整后续教学内容的深度及进度,让课程的目标更加聚焦,同时通过该问题让学生明确自己未来的岗位职责,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参与式学习( Participatory Learning )

一、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

重点)

学生角色扮演自己已经是一名造价工程师了。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的素质要求。

学生发言:1.思想品德方面的素质2.文化方面的素质3.专业方面的素质

教师提示:是否能展开说说。

学生划分不同小组,对应1.思想品德方面的素质2.文化方面的素质3.专业方面的素质等展开讨论。

小组派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包括4个部分:总则,考试,注册与执业。

通过角色扮演,结合教师归纳总结,学生能够明确什么是造价工程师,如何取得造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证书,如何进行注册与执业等相关内容。

 

 

 

 

 

1.课堂上学生自己角色扮演,再结合课前《理想之城》小视频的启示,提出他们所认为的一名合格的造价工程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要求。后再让学生针对不同方面的素质要求展开讨论,派小组代表发言,这时他们对小视频反映出来的素质要求理解就更为全面了,加深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及认识,从而提高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等。

2.启发学生自主思考,感悟内涵;使学生通过自己的领悟,在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与式学习( Participatory Learning )

 

 

 

 

 

 

 

 

 

 

 

 

 

 

 

 

 

 

 

 

 

 

 

 

 

 

 

 

 

 

参与式学习( Participatory Learning )

 

 

 

 

 

 

 

 

 

 

 

 

 

 

 

 

 

 

 

 

 

 

 

 

 

 

 

 

 

 

 

 

 

参与式学习( Participatory Learning )

 

、工程造价的含义(  重点)

教师提出问题:对于建设项目的不同参与方而言,什么是工程造价?

学生角色扮演,部分学生扮演投资者,部分学生扮演承包商查找资料,利用网上资源,明确自己作为参建方,代表各自立场的工程造价的含义。

教师提示:从全过程考虑。

扮演投资者学生得出结论:建设用地的取得,项目的设计,工程项目的建设,监理方的监督,建成后的运营,在形成固定资产过程中都要产生费用,因此对投资者而言,工程造价是费用的概念。

扮演承包商的学生得出结论:工程造价是承发包合同签订的价格,是其承建工程所能得到的钱。

教师总结:1.工程造价有两种含义,对投资者而言,是全部固定资产投资费用,对承包商而言,是工程的承发包价格。代表不同主体的的造价工程师从事的具体工作内容也会有所差别的。2.作为学习工程造价专业的我们,未来的造价工程师就业前景是非常好的,各个参建方都离不开造价咨询工作。

、工程造价的特征

探究1:

通过实际工程,与学生共同探究工造价的特征。(鸟巢工程:最初设计造价达38.9亿元人民币,最终总造价22.67亿元人民币)

发现问题:

工程项目造价金额高,且最初设计造价与最终实际造价不同。

得到结论:

工程造价具有大额性,与动态性特点。

探究2:

通过同类工程悉尼歌剧院与北京国家大剧院造价对比,与学生共同探究工造价的特征。(悉尼歌剧院1.2亿美元,国家大剧院31亿人民币)

发现问题:

同类工程项目,建造的时间不同,设计的造型不同,选用材料不同,工程造价不同。

得到结论:

同类工程项目也需单独计价,工程造价具有个别性的特点。

教师讲授知识点:以图示工程为例,若要计算整个项目工程造价,就必须先计算各单项工程造价。

得出结论:工程造价具有层次性特点

、工程造价计价的特征

1.小组讨论: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有哪些?

    学生结合已有知识联系实际,各抒己见,各小组派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工程项目的规模大小,场地位置,工期的长短,市场,商业竞争等众多因素都会影响工程造价。

得出结论:工程项目必须单件性计价。

2.引导学生回顾其他先修课程已学知识:工程项目建设的基本程序。

教师结合实际工程项目讲授难点:不同阶段对应不同的工程估价工作,以及各项工作之间的联系。

 

 

 



    得出结论:工程项目必须多次性计价。

※ 难点

 3.教师结合实际工程项目讲授知识点:对建设项目进行计价,首先要进行项目分解。

 

 

 

 

 

得出结论:建设项目先从大到小分解成最小单元,然后再从小到大,进行组合计价。

  4.教师结合行业实际情况讲授:有清单计价法,也有定额计价法,计价依据不同,计价的方法不同。

得出结论:计价方法多样性。

 

 

 

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知道工程项目全过程都需要造价工作,不同的建设项目参与方,工程造价的含义不同,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专业自信。

 

 

 

 

 

 

 

 

 

 

 

 

 

 

强调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案例教学强调的是让学生主动地,通过自己的分析或与他人的讨论,从案例中探究出自己”的知识、观点或解决问题的办法,提高学生独立思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

 

 

 

 

 

 

 

 

 

 

 

 

 

 

 

 

 

 

 

对教师布置的任务和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教师进行引导,达到解决问题并完成学习成果的目的。

此方法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锻炼了学生沟通表达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协同合作的精神。

 

 

 

 

 

 

 

 

 

 

 

后测( Post-assessment

)

 

学术前沿问题探究:

教师讲解结束后,与学生共同探讨,一名合格的造价工程师对整个建设项目的经济影响分析。

以河南开封万相城项目烂尾为例展开讨论,说明正确的工程造价工作对项目建设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结合前沿并教书育人:

结合现行的造价和建筑行业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说明该领域的就业热度和研究热度,鼓励学生多专研、多探索、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岗位适应能力。

验收学习成果,检测学生是否达成学习目标。

总结( Summary )

 

老师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同时让同学们提出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分析出难点,最后老师强调本节内容的重点。

帮助学生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的同时消化难点。

课后作业

 

1. 完成超星平台本节课程理论基础知识的选择题与填空题作业。

2.建设项目由于周期长,影响因子多,如何进行动态管理变得至关重要,以河南开封万相城项目烂尾为例展开研究分析,查找资料,以小组为单位,编写一份分析报告。

课后评价

教学评价

课前评价:课前利用学习平台,学生自主学习,了解工程造价基础知识。根据线上平台习题完成效果统计分析,检验学生预习情况。

课中评价:不同环节,学生分小组讨论,派代表发言,考查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况,实现学习效果实时评价,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同时评价不同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技能目标达成情况。

课后评价:课后超星平台作业考查学生知识目标达成情况,小组协作讨论搜集资料数据编写分析报告培养了团队分工合作意识、锻炼了沟通表达能力,考查学生思想政治目标达成情况。


    六、教学效果

(一)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课前评价:线上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课程资源库完成预习,课上签到、讨论、抢答、作业、测试,检测学生达成教学目标,学生能够正确的说出什么是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能够阐述工程造价的含义;能够区分工程造价不同的计价特征。

课中评价:授课过程中通过角色扮演、案例探究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培养学生树立了文化自信与专业自信;通过生生互动:学生分小组讨论,派代表总结发言,师生互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加以引导,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工作及协同合作的能力,学生技能目标与思想政治目标达成。

课后评价:课后超星平台选择判断等作业考查学生知识目标达成情况;以河南开封万相城项目烂尾为例展开研究分析,查找资料,以小组为单位,编写一份分析报告,小组协作讨论搜集资料数据编写分析报告培养了团队分工合作意识、锻炼了沟通表达能力,学生技能目标与思想政治目标达成。

(二)学生学习评价

通过学习,学生知道工程项目全过程均离不开造价工作,树立了学习工程造价专业的自信心。通过讲解工程造价师执业资格制度管理(需要通过多门专业课考试,才能取证),坚定了他们好好学习建筑工程计量计价课程的决心。通过学生上交的分析报告,判断学生能够结合建设行业的实际情况,依据所学知识进行工程造价伦理分析,同时通过分析实际经典案例,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独立工作及协同合作的能力。

部分超星截图如下:

     七、教学反思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学习的模式,明显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混合式教学模式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自主探究、教师讲授为辅,提升了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虚拟仿真可以加深学生对抽象事物的理解,本次教学总体上完成了教学目标,同时,有效提升了教学质量。融入思政元素的《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教学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学生岗位意识、规范意识、团队协作意识的培养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使学生有了良好的工作态度,秉承精益求精的理念。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虽然总体效果较好,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如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惰性,拟采取深挖思政元素并结合奖惩制度的方法,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