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外,“学”以多种形式存在:它可以是你清晨朗朗的读书声,它可以是你笔下一页页的笔记,它可以是课堂小组的交流研讨,它可以是竞赛前的一次次路演...这些在你成长道路上的一幕幕,都将让你在福外的求学之路走得更加踏实,并成为你未来的竞争力。
福外微信公众号开辟“求学福外”专栏,以学生的视角,讲述在福外求学与成长的故事,欢迎大家踊跃来稿。

张宇辰,男,来自湖北荆州
外国语学院2018级英语专业学生
2019-2020学年获“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福建赛区一等奖,“海峡两岸大学生英语口语演讲比赛”一等奖;2020-2021学年获“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福建赛区决赛特等奖、全国三等奖。
01热爱源于兴趣
还在高中时期,张宇辰就对英语抱有十分浓厚的兴趣,尽管学的是理科,他心中对于英语这门学科的热爱却从未冷却。高考填报志愿时,张宇辰毅然将英语专业作为首选。“当初选择我现在专业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一直比较喜欢英语这门语言,也没有把它当成一门学科。”张宇辰说。

来到福外这所象牙塔里,张宇辰终于可以将英语作为自己的第一要务来对待。张宇辰个人一直遵循的两条人生信条,其中之一便是“passion”,“热爱使我做事完美”张宇辰解释到。他在英语学习方面一直保持着热爱与激情,除了学习专业知识外,课余时间他时常关注各种国际新闻,阅读国际期刊,从母语者和母语国家的社交媒体上持续更新英文能力,每周精读纽约时报与Medium上的文章来培养深度思维能力与批判性思维能力。


▲张宇辰的阅读清单(部分)
大一暑假,张宇辰响应学院桃李种子计划,被校外培训机构录用为外教助教,有了这难得的与英语母语者的交流机会,使他在履行助教工作职责时不像是在完成任务,而是时时刻刻陶醉在其中,他经常与外教同事们互相交流各自的经历,并与他们成为了十分要好的朋友。“你真的想学这些东西的话,工作就不再是工作了。”张宇辰说。凭借工作期间突出表现,他荣获“优秀员工”与“荣誉管培生”。
02成果出于耕耘
大一下学期的时候,张宇辰通过学院宣传了解到了“外研社-国才杯”英语演讲比赛这项专业赛事,在张佳琛老师的建议与鼓励下,一直对英语抱有浓厚的兴趣的张宇辰决定参赛,得益于他平日对英语学习的热爱,在学院初赛和校赛中都取得了第一的成绩。

▲2019年,首次参赛的张宇辰获得“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福建赛区一等奖
随之而来的便是省赛,第一次面对省级规模的专业比赛,张宇辰坦言是会紧张的。也是在这时,他结识了亦师亦友的导师沈思颖。拥有海外背景的沈思颖与习惯于英文思维模式的张宇辰可谓十分投缘,“沈老师能够了解我的优势和短板,我们交流起来就像是朋友”。

▲张宇辰和他亦师亦友的导师沈思颖
按照比赛的两个部分,定题演讲和即兴演讲,师徒二人开始了紧张的备赛。张宇辰根据定题演讲的题目写好稿件再二人一起打磨,并实景演练现场提问回答。难度更高的即兴演讲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准备,张宇辰便在导师的指导下扩充自己的知识面,“我们找了各种话题所对应的材料,然后进行大量的阅读积累,稿子也反复改过十几次。”正是凭借着这股韧劲,张宇辰最终以福建赛区特等奖的优异成绩闯入全国决赛,他回忆到:“当我站到演讲舞台上的时候,我反而不紧张了,因为我是完全投入到比赛中,享受演讲带来的乐趣。”

▲师徒二人备赛期间的讨论
03天赋始于努力
在老师和同学们眼里,张宇辰是个极有天赋的人,听过他演讲的人都认为他的语音语调就像天生的母语者一般,张宇辰的指导老师沈思颖说却说:“他是个努力型的天赋选手。”

▲张宇辰的手稿笔记

▲演讲比赛部分备赛资料
张宇辰所在的外国语学院,大一时期学院都会统一组织晨读,旨在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大二就没有统一组织,“他始终雷打不动的坚持这个良好习惯,每天不管早上有没有上课,七点就起来进行晨读,一直保持至今。”张宇辰的指导老师沈思颖说。

▲2020年,张宇辰获“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福建赛区决赛特等奖,全国三等奖
张宇辰的另一条人生信条是“stay hungry ,stay foolish”即“求知若饥,虚心若愚”。尽管目前他已经取得“外研社-国才杯”英语演讲比赛全国三等奖、省赛特等奖的成绩,他却依然没有停下努力的脚步,“任何成就只不过是平常积累的结果,不必过于沉浸其中,达到目标即刻转往下一个目标。”作为准毕业班的学生,在演讲比赛国赛结束之后,张宇辰便正式转入研招备考,他说:“路还很长,要慢慢走,踏实的走。”
(校务中心、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