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教学工作
您现在的位置: 学院首页 >> 教学工作 >> 正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形势与政策教研室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形势与政策》课程组召开第一次集体备课会

为进一步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强化教研水平,3 月 4 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形势与政策教研室全体教师于行政 5 楼教师成长室,开展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组与《形势与政策》课程组的第一次集体备课会。此次会议由教研室主任刘小利主持。

会议伊始,刘小利主任高屋建瓴地阐述了集体备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强调了团队协作在提升教学质量中的关键作用。她指出,通过集体备课,教师们可以相互借鉴、共同进步,为打造高质量课堂奠定坚实基础。

随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组的方朋钦老师以说课形式,分享了专题二 “物质论” 的教学思路。方老师借助思维导图,系统串联起物质论内容,依据学生哲学基础学情,将 “哲学是什么” 作为逻辑起点,精准突出教学重难点,深入阐释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在教学方法上,方老师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提出摒弃固定案例,根据不同班级学情灵活调整:针对基础较好班级,以主线串联知识点,用单一案例服务整体;基础薄弱班级则采用多案例讲解单个知识点。教学模式上,倡导互动式教学,通过选人、点名等方式,围绕课前回顾、问题深度剖析、案例拓展展开互动,并引入积分制,激励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

紧接着,《形势与政策》课程组的陈志楠老师分享了第一讲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的教学思路。陈老师先剖析教学重难点,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意义、文化建设历史成就根本原因及重点努力方向为教学重点;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实践伟力、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重大作用为教学难点。课程设计环节,陈老师运用视频案例问题链导入,从 23 年中国开放过境免签外网爆火的 “China travel” 到 25 年蛇年非遗年,引导学生探讨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成效及国际影响力提升。教学方法上,采用师生共讲、教师精讲、小组学习相结合,以学生探讨中国文化产业成长线、教师讲述政策线、师生共探文化建设意义与路径的三条主线推进教学。

备课会最后,与会教师们对方朋钦老师和陈志楠老师的说课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和讨论,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刘小利主任对两位老师的教学思路给予了高度评价,并鼓励大家继续保持开放包容的教学态度,积极沟通交流教学中的困惑与心得,共同营造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教学氛围。此次集体备课会为新学期教学工作筑牢基础,助力教师优化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推动教学教研工作迈向新高度。